检测类型安全质量检测
服务内容办理验厂手续、工业厂房、外资验厂、外商外企
房屋危险性鉴定应按A、B、C、D 四等级
安全质量检测可靠性检测
所在地深圳
收费标准根据实际情况协商
出报告时间3-7天
是否现场检测是
检测报告有
检测方法量尺、探针等
服务合同一式三份
检测范围学校/宾馆/厂房/小区/民房/幼儿园
检测项目楼房完损性鉴定,厂房检测
检测地区全国
一般工业建筑在设计建造时会有的设计
其中有一项就是关于厂房楼面使用活荷载限值的设计规定(即通俗的厂房承重限值),这里的活荷载对应于恒荷载,恒荷载即为厂房建造时自带的、不可移动的荷载,这里要注意,有的大型厂房在设计时采用设计,直接将所需要放置的设备作为恒荷载进行设计计算,这里我们只针对一般通用的工业厂房,即首先明确,设计中楼面使用活荷载限值即为我们一般所说的楼面承重能力限值。根据活荷载限值大小,一般可将厂房分为轻型厂房、中型房及重型厂房。一般轻型厂房楼面活荷载限值为3.5kN/㎡,重型厂房楼面活荷载限值为7.5kN/㎡以上,中间即为中型厂房。这里要重点解答一下这个限值的含义,这也是广大市民为关心也是误区多的问题。拿3.5kN/㎡举例:kN/㎡中文称千牛每平米,牛为力的单位,3.5kN/㎡即一平米能承受3.5kN的力。这里可以近似通俗地把这个值转化为较好理解的数字,即3.5kN/㎡可以近似的理解为350公斤一平方。概念解释清楚了,问题也就来了。按照上面的理解,一平方只能承受350公斤的重量,但一般的机器设备轻则上千公斤,重则几千公斤(好几吨),那岂不是根本放不了。其实不然,这里的350公斤一平方,指的是楼面的平均承载力,所谓平均承载力,就是指一块楼板(以梁为边界)上的的平均承载力为350公斤一平方,局部是允许超过350公斤的,因为超过的部分可由板内其他部分分摊重量。假设一块楼板面积10平米,活荷载限值3.5kN/㎡,那这块楼板可承受总重量为35kN/㎡,即3500公斤,局部超过350公斤是完全没问题的。那具体能超过多少,这个就需要再对楼板进行局部抗冲切验算,以防止由于局部受力过大,导致力尚未传导就已将楼板破坏的情况发生。由于这里牵涉的建筑结构力学知识太过,不适于作为常识普及。
1、调查厂房建造信息资料。包括:查阅工程地质勘察报告、设计图纸、施工记录、工程竣工验收资料,以及能反映厂房屋建造情况的其他有关资料信息。
2、调查厂房的历史沿革。包括:使用情况、检查检测、维修、加固、改造、用途变更、使用条件改变以及灾害损坏和修复等情况。
3、检查核对厂房实体与图纸(文字)资料记载的一致性。
4、检查厂房的结构布置和构造连接及结构体系。
5、检查测量厂房的倾斜和不均匀沉降。
6、调查厂房现状。包括:建筑的实际状况、使用情况、内外环境,以及目前存在的问题。
7、调查厂房今后使用要求。包括:厂房的目标使用期限、使用条件、内外环境作用等。
8、抽样或全数检查测量承重结构或构件的裂缝、位移、变形或腐蚀、老化等其他损伤,采用文字、图纸、照片或录像等方法,记录厂房主体结构和承重构件损坏部位、范围和程度及损伤性质。
9、根据结构承载能力验算的需要,抽样检查结构材料的力学性能。
10、必要时可检测结构上的荷载或作用。
11、必要时应补充勘察工程地质情况。
12、必要时可通过荷载试验检验结构或构件的实际承载性能。
13、当有较大动荷载时应qHLORUX1测试结构或构件的动力反映和动力性能。
表面上看资质并不是很重要的问题.其实不然.目前房屋安全性工作.大多结论都要依赖于检测数据.若检测的数据全面.详细.准确.其结论也就科学.公正.报告才具有性.那么.什么样的检测数据才具有法律效力呢?根据“*共和国计量法"的规定:“为社会提供公证数据的产品检验机构.必须经省级以上计量行政部门对其.测试能力和可靠性考核合格".其内容应该有四点: a经省级以上计量行政部门计量认证.取得检测资质.具有cma章的单位.b用经计量认证的检测仪器检测.c经持证上岗的技术人员检测和试验.d在其出具的检测报告上盖有cma章.只有具备上述四点方具有法律效力.其它单位或个人提供的数据均不具有法律效力. 复核验算的判断依据问题.在已建房屋受到损伤后.需对建设工程的许多环节进行检测.校核.其中包括对原设计文件的校核.用什么计算手段对原设计计算内容进行校核呢?有些技术人员用pkpm程序.有的用tat程序.有的用手算.检测部门的不同.采用的手段也不同.其校核结果均可能出现一定的差异.后对设计文件是否正确进行判断时是比较困难的.特别是复核结果同原设计文件相接近.而工程又有一定问题时.其判为困难(已排除了其它因素的影响).目前有些部门对框架结构就用pkpm程序作为判断依据.
1 现场检测情况综述
现场调查结果表明,十幢房屋的上部结构均为砖混结构纵横向承重体系。126~128号房屋共五层,承重墙体厚度为240mm,为烧结多孔砖砌筑,其余房屋原结构为三层,承重墙体厚度220mm,为烧结普通砖砌筑实心墙体,其中一层外墙后采用烧结普通砖加厚至340mm。后加盖二层承重墙体为空斗墙,墙体厚度220mm,十幢房屋的砌筑砂浆均为混合砂浆。
十幢房屋楼面、屋面均为预制板,126~128号房屋二层、四层及五层顶设有圈梁,其余房屋三层至五层顶设有圈梁;十幢房屋均未设置构造柱。房屋均采用天然地基, 对部分房屋基础进行开挖,111~113号、114~115号及119~122号房屋采用砌体大放脚基础,基础宽度为0.68~0.69m;126~128号房屋为混凝土条形基础,基础宽度为1.28m。
材料强度检测结果表明,102~128号十幢房屋烧结砖抗压强度评定为MU10、MU15或MU20;砌筑砂浆抗压强度评定为M0.5~M2.5;混凝土抗压评定为C15。
现场倾斜测量结果表明,十幢房屋东西向大倾斜率为2.66‰,南北向大倾斜率为向南5.04‰。各单元室内外相对高差在0.006m~0.170m之间。
2 主要损伤及原因分析
现场调查结果表明,102~128号房屋室内公共区域主要存在的损伤为:
(1) 部分墙面和楼屋面渗漏普遍,主要是由于墙面和楼屋面防水层老化造成。
(2) 局部预制板拼接处开裂,主要是由于材料温度收缩变形或预制板受力变形协调不一致造成。
(3) 部分顶板及墙体存在粉刷起壳、剥落、开裂等现象,主要是房屋面层材料老化、温度收缩及受潮所致。
(4) 个别墙面门窗洞口角部斜向开裂,主要是由于材料温度收缩应力集中造成。
曹杨三村102~128号房屋外墙损伤主要表现为墙面涂料起皮脱落普遍,部分窗角有斜裂缝,裂缝宽度在0.2mm~1.0mm之间,个别墙体存在水平裂缝,主要是由于材料老化及温度收缩造成。
3 房屋安全性评价
经验算,102~103号、104~106号、107~108号、119~122号房屋一~二层部分承重墙体的竖向承载力不满足要求,三层承重墙体的竖向承载力均满足要求;109~110号、111~113号、116~118号、123~125号房屋一层部分承重墙体的竖向承载力不满足要求,二~三层承重墙体的竖向承载力均满足要求;114~115号、126~128号房屋承重墙体的竖向承载力均满足要求
现场查勘与检查工作的要点与要求:
对建筑外部进行检查时,需要调查和查明以下内容:建筑的结构体系及其高度、宽度和层数;建筑的倾斜、变形;场地类别及地基基础的变形情况;建筑外观损伤和破坏情况;建筑附属物的设置情况及其损伤与破坏现状;建筑疏散出口及其周边的情况;建筑局部坍塌情况及其相邻部分已外露的结构、构件损伤情况。
对建筑内部进行检查时,应对所有可见的构件进行外观损伤及破坏情况的检查,并着重区分抹灰层等装饰层的损坏与结构的损坏、震前已有的损坏与震后的损坏;对重要部位、关键构件及连接,应剔除其表面装饰层或障碍物进行核查。
其中,对多层砌体建筑和砖混民房进行震害检查时,应着重检查承重墙、楼、屋盖与楼梯间墙体构件及墙体交接处的连接构造;砌体结构的整体牢固性(包括纵横墙拉结、圈梁与构造柱设置的完整性和全闭合性、楼板与墙、梁联系的牢固性);圈梁、构造柱的设置与连接构造;承重(包括自承重)构件的损坏与非承重构件的损坏以及沿灰缝发展的裂缝与沿块材断裂、贯通的裂缝等,并注意检查非承重墙和容易倒塌的附属构件。
对钢筋砼框架房屋进行检查时,应着重检查框架柱、框架梁和楼板以及框架填充墙和围护墙。检查时,应着重区分主要承重构件及抗侧向作用构件的损坏与非承重构件及非抗侧向作用构件的损坏;一般裂缝与剪切裂缝、有剥落或压碎前兆的裂缝、粘结滑移的裂缝及搭接区的劈裂裂缝等。
对高层钢筋砼结构进行检查时,应着重检查框架柱、梁、抗震墙和连梁,并检查楼、屋盖梁、板及框架填充墙和围护墙,以及突出屋面的结构构件和设施。
对底部框架砌体房屋进行检查时,应着重检查底部抗震墙和底部框架柱,并检查框架梁和上部砖墙以及容易倒塌的附属构件;同时应检查两种结构结合部及框架托墙梁的损坏。检查时,应区分底部抗震墙的损坏与填充墙的损坏。
对多层内框架砌体房屋进行检查时,应着重检查其结构体系、承重墙体、顶层墙体,并检查内框架柱、梁及柱头、梁端的损坏;支承处墙体开裂等,以及非承重墙包括纵向外墙(墙垛)的损坏状况。
对单层钢筋混凝土柱厂房进行检查时,应着重检查屋盖与屋架支撑、柱顶与屋架连接,并检查天窗架,柱间支撑和墙体(围护墙),并注意检查高低跨封墙、山墙顶部、女儿墙封檐墙等的状况。
对单层砌体柱厂房进行检查时,应着重检查砌体柱(墙垛)、纵墙和山墙,并检查屋盖及其与柱的连接。
对单层空旷房屋进行检查时,应着重检查山墙、大厅与前、后厅连接处和大厅与前、后厅的承重墙及舞台口大梁等;若为影剧院和大会堂,尚应检查舞台口的悬墙、屋盖等。
对传统简易结构民房进行检查时,应着重检查木柱、砖、石柱、砖、石过梁、承重砖、石墙和木屋盖,以及其相互间锚固、拉结情况,并检查非承重墙和附属构件。
http://www.zcgcjss.com